图 1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2.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平方的正比例关系.二、实验原理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可通过改变力 对物体做的功,测出力 对物体做不同的功时物体的速度,为简化实验可将物体初速度设置为零,可用图 1 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倍增加,再通过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来测量每次实验后小车的末速度 v.三、实验器材小车(前面带小钩)、100 g~200 g 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则不用学生电源)、5~6 条等长的橡皮筋、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按如图 1 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1,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3.用 2 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 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 v 2,将数据记入表格.4.用 3 条、4 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入表格.五、数据处理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或者作个 W-v 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是什么关系.如果认为可能是 W∝v2,对于每一个速度值算出它的二次方,然后以 W 为纵坐标、v2为横坐标作图,如果这样作出来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说明两者关系真的就是 W∝v2.六、误差分析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 W 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3.利用打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会带来误差.七、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很关键,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 j打在纸带 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点距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时打在纸带上的点.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条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这是本实验的技巧之一,这里通过转换单位的方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也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思想和手段.(历史上卡文迪许扭秤实验和这里相似)记忆口诀一条皮筋单倍功,多条皮筋功倍增.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