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静电场 1.8 电容器的电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认识常见的电容器,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实验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决定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实验感知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现象。2.教师利用 DIS 实验演示,引导学生得出电容的定义。3.教师组织演示平行板电容器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影响其电容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实验器材】DISLab(数字化信息系统 实验室),电容器示教板,数字电容表,平行板电容器,电介质板,电池组,导线,单刀双掷开关,几种不同规格的电容器。【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教 学流程内容说明观 察建 立电 容器 的概念活动一:认识电容器,了解电容器的构造1.展示各种电容器的实物。2.拆开一个电容器,展示其内部结构 。3.建立电容器的概念:两个相 互靠近、彼此绝缘的导体,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建立物理概念应该从感性知识着手。实例引入历史渊源电容器概念的建立充放电特点电容概念的建立与理解探究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应用与常见电容器介绍感 知电 容器 的充 、放电活动二:通过实验,感知电容器的本领1.用 4.5V 的干电池对同一电容器充电、放电,注意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及偏角的大小。2.电容器在 4.5V 电压下充、放电的过程。3.感受电容器充电和放电过程,体会电容器的功能。4.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⑴ 通过电容器的充、放电,知道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⑵ 电容器在充、放电过程中,还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充电: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正极板,电能→电场能放电:电流从正极板流向电源的正极,电场能→其他形式的能⑶ 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有关。5.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是指一块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电容器的充电和放 电 具 有 抽 象性,通过实验,增强感 性认识,促 进 知 识 的 生成。探 究电 容器 的电 荷量 与极 板间 电势 差的 关系活动三:教师演示演示实验:利用 DIS 实验测绘出电容器的放电曲线。演示同一的电容器在不同电压充电后放电电流与时间的关系,即 i-t 图象,电路如图所示。再换一个电容器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