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章末总结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一、位移和路程辨析比较项目位移 x路程 s决定因素由始、末位置决定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运算规则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的代数运算大小关系x≤s(路程是位移被无限分割后,所分的各小段位移的绝对值的和)[例 1] 如图 1 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 r=20 cm 的圆周自 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圆周到达 B 点,求质点的位移和路程。图 1思路探究 (1)求路程要先找轨迹(2)求位移要找初、末位置解析 质点的位移是由 A 点指向 B 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 AB 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x==r≈28.3 cm,位移方向由 A 点指向 B 点。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 l=×2πr=×2π×20 cm≈94.2 cm。答案 28.3 cm 94.2 cm位移和路程的计算方法(1)找出研究过程的初位置和末位置,则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即为位移。(2)画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则实际路径的总长度即为路程。做题时,对一些复杂的计算题可借助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求解。[针对训练 1] 一个小孩从 A 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 3 m 和 5 m 的半圆到达 B 点,如图2 所示,他通过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图 2A.16 m,方向从 A 指向 B;16 m,方向从 A 指向 BB.16 m;16 mC.8π m,方向从 A 指向 B;8π m;方向从 A 指向 BD.16 m,方向从 A 指向 B;8π m解析 位移既 A 到 B 的有向线段,大小 16 m,方向从 A 指向 B;路程指轨迹的长度,大小 8π m。答案 D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实际应用定义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完成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物理实验中通过光电门测速,如图所示把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视为瞬时速度定义式=(x 为位移)v=(Δt 趋于零)矢量性矢量,平均速度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矢量,瞬时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沿其运动轨迹切线方向[例 2] 三个质点 A、B、C 的运动轨迹如图 3 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 N 点出发,同时到达 M 点,设无往返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3A.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度相同B.三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三个质点从 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三个质点从 N 到 M 的平均速率相同解析 位移与通过该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平均速度,本题中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