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电容器教学目标:1、了解电容器的功能,电容器如何工作,知道常见的电容器有哪些。2、了解不同的电容器电容量不同,知道决定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教学过程一、电容器问:什么是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装置)问:怎样可以构成一个电容器呢?(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锌体,都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夹上一层绝缘物质,就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这样的电容器称之为平行板电容器,两个金属板是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中间的绝缘物质就称之为介质)问:现实中哪些仪器会有电容器呢?(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都有电容器,把一个纸介质电容器拆开后就会看到它是由绝缘纸和金属箔叠在一起卷成的)说明: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正极相连.另一个极板与电池组的负极相连.就能使两个极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做电容器的充电,充电后的电容器两个极板上.分别带有等量异号电荷,由于两极板相对且靠得很近,正负电荷互相吸引,电容器就是以这种方式储存电荷。问:电容器有何应用呢?(以照相机为例,照相机的闪光灯,在不到 0.001s 的短暂时间内发出强烈闪光,瞬时电流很大,各种电池都不能承受。在实际中,常常用电容器帮助闪光灯实现它的功能。拍照前先用较长的时间给电容器充电,拍照时触发闪光灯,使电容器通过灯管放电,发出耀眼的白光,然后电源又给电容器充电,为下次闪光做准备)二、电容器的电容说明:电容器带电时两个极板间有电压,实验发现,在一定的电压下,不同电容器的极板上储存的电荷有多有少,也就是电容器的储存能力有大有小,我们把容器的储存能力称之为电容,因此可以称电容有大有小。问:那电容如何定义呢?(我们把电荷 Q 和电压 U 的比值称之为电容 C,C=Q/U)问:国际单位制中电容的单位是什么?(法拉 简称法 符号 F )说明:实验发现,平行板电容器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极板间的距离越近,电容器的电容就越大。极板间电介质的性质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电容。因此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为 C=εS/(4πkd),其中 ε 为电介质的介电常数,S 为平行板电容器的正对面积,k 静电力常数,d 为平行板电容器之间的距离。问:还有哪些常用单位呢?(微法 μF 、皮法 pF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什么?(I μF= 10 -6F 1 pF = 10-12F ) 板书设计一、电容器1、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装置 两个彼此绝缘而又互相靠近的锌体,都可以组成一个电容器二、电容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