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课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目标定位] 1.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能利用它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会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3.理解液柱移动问题的分析方法.一、变质量问题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从而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以常见的两类问题举例说明:1.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气体变质量的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以把充气过程中的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状态变化问题.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作是气体膨胀的过程.例 1 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 1 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 V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 V 的容器相连接,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 p0,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时,活塞工作 n 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大气压强为 p0)( )图 1A.np0,p0B.p0,p0C.(1+)np0,(1+)np0D.(1+)p0,()np0答案 D解析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把体积为 V0,压强为 p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 n次,就是把压强为 p0,体积为 nV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 p0,体积为 V 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0(V+nV0)=p′V.所以 p′=p0=(1+n)p0.抽气时,活塞每拉动一次,把容器中的气体的体积从 V 膨胀为 V+V0,而容器的气体压强就要减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 V0气体排出,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从 V 又膨胀到 V+V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第一次抽气 p0V=p1(V+V0),p1=p0.活塞工作 n 次,则有:pn=()np0.故正确答案为 D.二、液柱移动问题液柱移动问题常使用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液柱不动,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常用推论有两个:(1)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或 Δp=p.(2)盖·吕萨克定律的分比形式:=或 ΔV=V.例 2 两个容器 A、B,用截面均匀的水平细玻璃管连通,如图 2 所示,A、B 所装气体的温度分别为 17 ℃和 27 ℃,水银柱在管中央平衡,如果两边温度都升高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