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物理观念惯性的概念、运动状态的改变科学思维(1)牛顿第一定律;(2)理想实验的方法科学探究伽利略理想实验及推理方法科 学 态 度 与 责任了解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习重难点】了解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并解释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习过程】一、知识纲要导引二、基础导学(一)理想实验的魅力(自学教材“理想实验的魅力”部分)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止运动。2.伽利略的斜面实验:(1)理想实验过程① 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②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③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④ 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2)实验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笛卡儿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不受其他物体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二)牛顿第一定律(自学教材“牛顿第一定律”部分)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2.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作惯性。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三)惯性与质量1.惯性:不同质量的物体,惯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物体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不同,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mass)。2.质量: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kg。三、思考判断(1)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2)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4)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时惯性也大。()(5)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的是速度的改变。()思考与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有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也可以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即都具有惯性。那么,怎样描述惯性的大小呢?问题解答: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如小轿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