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实验教学 ——王 杰新物理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明确提出来,强调学习过程,重视通过科学探究进行学习。“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概念,实现了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思想。“合作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为前提,以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探究教学活动,它包括提出问题、分析论证、设计实验、合作实验、得出结论、总结与交流,通过这六个步骤从而解决问题。在合作实验中,学生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交流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一、目前农村学校实验教学的现状1、学生的认识能力较为低下,新课程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有一定的标准,而我们农村中学生就连小学自然课教学中的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与新课程标准距离太远。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学生对简单的物理知识和现象要有一定的掌握。2、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只有少数一部分学生能完成实验操作,操作程序不规范。3、在教学中发现,实验前要讲授实验的理论基础,何谈学生科学探究。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学还需要理论指导实践。4、实验教学资源不充分,有的实验只能教师演示完成,学生分组实验的资源不够,学生合作的机会不多。学生实验的条件不足,学生分组人数较多,只有一部分会操作。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实验”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呢?一、合理分组方法一:合作实验可采用异质分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习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方法二:也可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班内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不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教师在分组时应注意:每组最好 3~5 名学生,在实验时,组内的学生可取长补短、合理分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可以各抒己见、质疑、探究创新,从而营造学生自主表达、合作实验、共同学习的活动氛围,这是合作实验的前提。对于小组的评价,要以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其目的是使小组内共享学习资源,将个体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共同合作活动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小组内的同学共同提高。二、规范操作1.在小组实验时要合理分工,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操作者,另一部分学生是实验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进行实验时,操作者进行实验时,检查者一定要认真观察,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