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 第 3 章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本节概要◎考情分析本节内容在每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但一般不会单独考查,而是和受力分析,动力学,电磁学等知识串联在一起综合出题,如 2010 年的山东高考题第 16 题,17 题,18 题,22 题,24 题,都和物体受到的重力有联系,涉及到的分值达 31 分。本节知识在考纲中都是二级要求。所以本节知识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非常重要。◎学情预测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重力,但是有很多知识还没有涉及到,因此,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了解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而且重力作为非接触力的一种,这部分知识非常抽象,学生不好把握。◎教法指南(1)直观教学法: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将抽象问题具体化。(2)情景导入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课时安排一课时: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2、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3、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4、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5、知道力的三要素◎重点难点1、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3、重心的概念备课内容:教学内容梳理操作方法建议讨论补充※课前预习:预习学案:教材梳理+预习自测提前安排学生做预习学案。上课前 检 查 完 成 情况。※课堂导入:情景导入:在足球运动场上,运动员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球,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是其他物体和球相互作用的结果。让学生观看课本p51插图 3.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展示根据习惯采取合理 的 语 言 去 展示。※要点突破要点一 力和力的图示1、力的概念: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力的性质:(1)物质性:一个力的存在离不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相互性: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3、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使物体发生形变4、力的单位:牛顿 符号“N”5、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秤)6、力的三要素:大小 方向 作用点7、力的表达方法:(1)力的图示法 ① 定义:利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② 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