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座铜像》三年级上册语文原文及教案 编写教案的过程中,要熟知教材,教参和作业,其次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思维连贯发散的过程,再者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试讲进一步完善教案,能更加提高自信心。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及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原文 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座半米高的男孩铜像。小男孩卷卷的头发,翘翘的鼻子,光着身子,正在撒尿,真是又淘气又可爱。这就是比利时小英雄于连的塑像。 五百多年前,外国侵略者攻打比利时。比利时人民奋起抗击,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布鲁塞尔市人民在中心广场欢庆胜利,不到十岁的小于连也连蹦带跳地向中心广场跑去。当经过一个小院子时,他忽然闻到一股浓烈的火药味,接着,发现院子里有几颗夺目的火星迸跳着。小于连急忙跑过去,只见一条又长又粗的导火线,在干涸的深沟里“吱吱”地燃烧着。他沿着深沟往前跑,发现导火线连着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这可怎么办呢?扯掉导火线吧,沟又窄又深,人下不去,手又够不着;用水浇灭导火线上的火花吧,近处没有水;喊人吧,来不及了。小于连急中生智,撒了泡尿,把导火线上的火花浇灭了。布鲁塞尔城保住了,城里的老百姓得救了。 比利时人民感谢小于连,为了纪念他,就塑造了这座铜像。五百多年来,这座铜像一直立在布鲁塞尔。直到今日,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看看这座铜像。 三年级上册语文《一座铜像》教案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小于连的勇敢、机智和可爱。 3、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准备 老师:教学挂图。 学生:搜集与故事相关的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入,质疑激趣 1、出示画有铜像的挂图。观察人物,说说这个小男孩在干什么,他给你什么印象? 2、质疑。他是谁?为什么要撒尿?为什么要给他塑像…… 3、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初步弄清质疑的问题。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读准生字字音。 (2)结合上下文理解生词,组内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老师相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4、再读课文,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指导读书,深化感悟 1、指导学习第 1 段。 (1)带着问题读书:这是一座怎样的铜像?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这座铜像的? (3)有感情地朗读第 1 段,读出对小于连的喜爱。 2、指导学习第 2~3 段。 (1)自由读第 2~3 段。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