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出错的“亚里士多德”江苏省清江中学 沈雪芹 邮编 223001 物理教科书上,亚里士多德给我们大家的形象好像并不算好,他老是出错。老师在讲解自由落体运动时,会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它被伽利略用实验给推翻了;讲到牛顿第一定律时,又会提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力推车,车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它又被伽利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给推翻了。因而有的老师和同学就觉得亚里士多德实在太不高明,而伽利略,牛顿则比他伟大千倍。真是这样吗?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他有着成就事业的理性方法,又有着几乎无所不及的思想成果,是古代科学思想的伟大代表,他在哲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逻辑学及数学,解剖学、生理学,教育,政治等诸多方面多有很大的建树,恩格斯就曾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他的很多观点在我们现在看来都有积极的意义,比如:他认为,物体永远在运动变化,“运动是永恒的,不能在一个时候曾经存在,在另一个时候不存在”这种运动永恒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思想,包含辩证法的因素,至今仍是积极而有价值的;他认为地上的物质由土、水、气、火这四种“基本元素”组成;企图从物质本身来说明自然,把科学从宗教与神话中解放出来,这一精神是有进步意义,这是人类幼年时代的思想精粹;同时他主张大地是球形的,并列出了一些事实来证明.他说,当月蚀的时候,其显明的部份恰带有球形的形状……月蚀的成因乃是由于地球遮蔽月球之故,因而这就是说,地球表面的球形确定了月球的轮廓:认识到大地是球形,是一个重大的认识飞跃,为后来引力理论的建立作了思想准备.但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为什么在物理问题上经常出错?在我看来,这有他的时代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他对事物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时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观察加直觉”的方法,他的那些错误结论几乎都是靠观察,并依赖直接推理,得出一系列直觉结论.固然,观察与直觉对物理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详细的观察和良好的直觉往往导致伟大的发现.光有直觉和观察还不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结论不一定都可靠,有时会将人们引入歧途。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伽利略比亚里士多德的进步之处就在于伽利略注重实验,他是第一位注重实验检验理论推导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他的比萨斜塔实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