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 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每年 12 月 21 至 23 日交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古语有云“冬至大于年”,那么你知道关于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寒冷将至 “至”是“到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冬至原来是阳光直射点南移或北移到头了。北半球在冬至那一天,太阳南移到头了,该北移了;北半球夏至那一天太阳北移到头了,该南移了。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个“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是冬至的那一刻。天文学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微秒级”。冬至点就是“近日点”,这时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最大。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 冬至的寓意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 12 月 22 日,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每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始终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进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庆节日。其喧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假如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很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分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 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行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