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 2016-2017 学年高中物理下学期第 5 周教学设计内容:选修 3-4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节: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课标要求:通过观察,认识波是振动传播的形式和能量传播的形式。能区别横波和纵波。能用图像描述横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考纲要求:机械波 Ⅰ 横波和纵波 Ⅰ 教学设计: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产生条件.2.知道波的种类及横波和纵波的概念.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环节一:学生自主探究一、波的形成和传播[问题设计]如图 1 所示,手持细绳的一端上下抖动,绳像波浪般翻卷.这是波在绳上传播的结果,那你知道波是如何形成的吗?图 1答案 绳一端振动,带动绳上相邻部分振动,依次逐渐引起整个绳振动.[要点提炼]波形成的原因:以绳波为例(如图 2 所示)图 2(1)可以将绳分成许多小部分,每一部分看做一个质点.(2)在无外来扰动之前,各个质点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个质点所在的位置称为各自的平衡位置.(3)由于外来的扰动,会引起绳中的某一质点振动,首先振动的那个质点称为波源.(4)由于绳中各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作为波源的质点就带动周围质点振动,周围质点又依次带动邻近质点振动,于是振动就在绳中由近及远地传播.二、机械波[问题设计]把一个闹钟放在真空罩内,当闹钟的小锤敲打铃铛的时候,我们听不到声音,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答案 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要点提炼]1.介质:绳、水、空气等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 相互作用,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点的振动.2.机械波(1)产生条件:①要有机械振动;②要有传播振动的介质.(2)特点① 前面的质点带动后面的质点振动,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落后于前一个质点的振动.② 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每个质点的振动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③ 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而介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④ 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延伸思考]一同学不小心把一只排球打入湖中,为使球能漂回岸边,这位同学采用不断将石头抛向湖中的方法,试分析这位同学能否通过这种方法把排球冲上岸?答案 不能.根据波的传播特点,各质点只能在各自平衡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并不随波迁移,所以石头激起的水波虽向四周传播,水本身并未向四周运动,因此浮在水面上的排球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