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能 势能一、教学目的:1.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正确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3.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和相对性,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4.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5.了解弹性势能.二、重点难点:1.重力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复习提问: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关于能的初步知识,请说出学过哪几种形式的能?(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由什么量来量度呢?(二)进行新课一.提问:请同学们举出课本里的物体能够做功的例子。(引导学生分析物体能够做功的共同点就是都有做功的本领-----能)1.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量提问:我们知道,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守恒,那么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转化过程中,转化了的能量的多少可以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功这个物理量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表示了有多少数量的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做功的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做了多少功,就表示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知道了功和能的这种关系,就可以通过做功的多少,定量地研究能量及其转化的问题了。二.动能(1)定义:在物理学中用这个量表示物体的动能,动能的符号为 Ek=用心 爱心 专心.(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能的单位是:1kg.m2/s2=1N.m=1J.(3)动能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4)动能是一个状态量,是针对某物体在某时刻而言。因此,动能表达式中的v 只能是瞬时速度。例题 1:质量 m=3kg 的物体以 v0= 5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变为竖直向下的 vt=4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学生独立分析,教师巡回指导)三.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把一个物体举高,要克服重力做功,同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做功,同时重力势力能减小。可见重力势能跟重力做功有密切关系。如图 1 所示,设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从高度为 h1的 A 点下落到高度为 h2的 B 点,重力所做的功为:WG=mgΔh=mgh1-mgh2我们可以看出 WG等于 mgh 这个量的变化。在物理学中就用这个物理量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