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金融硕士考研重点:牙买加货币体系 重点:牙买加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直至1976 年 1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进行会议,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 4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 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一、 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 1、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改革。牙买加协议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 IMF 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促进金融稳定,缩小汇率波动范围。 2、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协议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并规定:废除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成员国中央银行可按市价自由进行黄金交易;取消成员国相互之间以及成员国与 IMF 之间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规定,IMF 逐步处理其持有的黄金。3、增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扩大其在 IMF 一般业务中的使用范围,并适时修订特别提款权的有关条款。 4、增加成员国基金份额。成员国的基金份额从原来的 292亿特别提款权增加至 390 亿特别提款权,增幅达 33.6%。 5、扩大信贷额度,以增加对进展中国家的融资。 二、牙买加货币体系的运行特点 1、储备货币多元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化,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 2、汇率安排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实行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实行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对进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去权衡得失利弊。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主要包括: (1)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国往往运用国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