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导读教学设计 《再见了,亲人》选自现代作家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文。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叙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归国前夕同朝鲜人民在车站热情话别的动人情景,热情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 文章内容紧紧围绕亲人展开。全文六个自然段,一、二、三个自然段分别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大娘、小金花、大嫂催人泪下的往事,赞扬了他们为志愿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是志愿军的亲人。后三个自然段,记叙了志愿军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 课文前三自然段按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自成段落,由于这三个自然段在写法、结构上基本相同,因而教学时无需逐段、逐句一一讲解,可实行重点导读第一段,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根据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第二、三段。老师检查自学效果,对第二、三段中的重点词句作适当点拨。这样教学可以促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从而培育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教学目标拟订为: 1.使学生懂得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战斗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2.学会生字新词。 3.学习运用反问句表达强烈感情的写法;会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课建议安排两教时。第一教时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划分段落,重点讲读第一段。第二教时学生自学第二、三段和最后一段,总结课文。 一、课前预习,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运用字典理解不懂的字词。 2.想想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课文中写了哪些亲人,哪些事例? 二、揭题解题,简介背景 1.板书课题,提问: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称为亲人?课文中的亲人指谁?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亲人原指直系家属,比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的人,课文中的亲人指大娘、小金花、大嫂,代表朝鲜人民。板书:大娘、小金花、大嫂。课题上的中心词是亲人。) 2.简介课文的背景材料。(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看课文,听录音,让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进那人头攒动,相互道别,两情依依的场景中去。边听边思考:课文围绕亲人写了哪些内容?(讨论后明确:课文分别写了大娘送打糕,救伤员;小金花救老王;大嫂挖野菜的事。) 四、理清脉络,划分段落 接问:根据上面内容该怎样分段?为什么?(讨论后明确:课文前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大娘、小金花、大嫂爱志愿军的事,可以自成段落,后三个自然段抒发志愿军与朝鲜亲人的惜别之情,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