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_第1页
1/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_第2页
2/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_第3页
3/5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课文与其它版本在文字上稍有差异。于是我就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自主合作,通过比较揣摩、咬文嚼字去加以探究,并以此带动全篇的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多媒体展示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课文); 2、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其它版本) 师:这两个诗句仅仅是文字上的差异吗? 生1:不是。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重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师: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分析问题,很好。那么,换一个说法,其意味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2:穿字写乱石直插天空,给人以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感觉;但崩字则进一步写出了穿的程度,高耸入云,使云层发生了倒塌,显得更有气概。我们甚至能由此联想到倾盆的大雨以及惊涛和千堆雪。 生3:同样的道理,拍只是动作本身,而裂字则进一步写出了拍所带来的结果,显得更有力度;这个结果似乎还能说明江中乱石乃是惊涛拍岸所致。 师:很好!对上面的分析,大家能不能用精练的语言做个归纳。 生4:用崩和裂比用穿和拍好,更能表现赤壁景色的雄奇壮丽。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很一致嘛。那么,描写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有哪些作用呀? 生5:烘托当年赤壁鏖战、火烧曹营的壮阔场面。 生6:我觉得还可以烘托下片所写的周瑜的英雄形象。 二、多媒体展示 1、樯橹灰飞烟灭。(课文) 2、强虏灰飞烟灭。(其它版本) 师:樯橹和强虏相比,用哪个词语更好?为什么?(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7:我认为用强虏好。强虏说明曹军的强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孙刘联军只有5万人马,而曹军号称80万众,力量悬殊,用强虏符合历史事实。 生8:我补充一个理由。赤壁之战对孙刘联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而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闲雅得很,他装扮成儒将,说说笑笑,一把火就把曹军给烧了。越是强调曹军的强大,越能突出周瑜指挥若定的英雄形象。 师:二位注意课外阅读,值得大家学习。有不同意见吗? 生9:文学与历史毕竟不同,文学的真实不等于历史的真实。 生10:我认为还是用樯橹好,它比强虏更形象,而形象化应该是文学作品的语言要求。 生11:用樯橹才能突出曹操的水军,而水军是这场战争中关键性的角色。 生12:我还补充一点。樯橹与灰飞烟灭的字面意思好象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片段实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