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古城》教学设计 课题:拉萨古城 课型:自读课文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让学生了解古城拉萨的建筑风貌与风土人情。 3.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拉萨的经幡,大昭寺和八廊街的风格和特色,体会作者的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生对大昭寺各特色部分(经幡、胜利宝幢、香香鸟、鳄鱼头、边贝墙、法轮双鹿等佛教民俗什物)的理解。 教学材料准备:图片编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播放歌曲《坐上火车去拉萨》以及拉萨特色建筑和风土人情(如拉萨古城,拉萨河,铁路桥,布达拉宫等)的系列图片。 老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欣赏歌曲和富有特色的图片,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此刻的心情吗? (设计意图:欢快的歌曲和美丽的图片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拉萨古城的向往,而图片的展示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介绍的理解,加深感性认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背景知识介绍,导入课文 通过课外资料《拉萨知多少》介绍拉萨的历史成长过程及建筑文化特色,展示中国地图,特别标注出拉萨地区的地理位置。 老师提问:刚才很多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拉萨古城的赞美和向往,那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叫拉萨,它在我国的那个位置吗?(PPT 上显示资料卡及地图) 师:你们想知道更多拉萨的知识吗? 生:想 师:好,那今日老师就带大家到拉萨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 (板书:5.拉萨古城)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资料的介绍,增加学生对拉萨位置及文化背景的了解,可以加深学生的文化底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新课学习做更充足的准备。) 三:课文讲解: 1. 要求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怎样给文章分段并用双竖线在文中标记,说出理由及归纳段意。遇到不能理解的词语要做好标志。 老师提问:通读全文后,你对文章分段有什么建议?你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课文并归纳段意,可以让学生思路更加清楚,也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2.分析文章第一部分(1――2) 通过图片介绍经幡的寓意和三种形式,通过对比方句(正月里我们登楼远望,但见鲜艳的五彩经幡四处飘扬,整座拉萨古城,像一支正要启航的美丽而庞大的舰队,布达拉宫则是无与伦比的旗舰。)的分析介绍经幡的作用。 老师引导:一.这部分说到经幡,那同学们见过经幡吗经幡在拉萨人民代表着什么呢? 二.大家仔细看课文,从中找出一个比方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