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都是绿色的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宣布课题,导入新课。 课文以树叶都是绿色的吗这一问句为题,都有哪些意义呢?请大家在阅读课文中去体会它的含义,和给予我们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认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不理解的词语我,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纳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 在小组基全班,采纳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习的形式,熟记熟读生字词语,,有针对性地正音,提示生字中易错的笔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课文度读熟。 2、默读思考: (1)课文讲了林巧稚 1、学习生字沟通记忆的方法。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 注音或我,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1、学生默读全文(默读时要结合泡泡框中的提示来思考。) 2、然后议论 课前编写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育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中小学暑期的哪些事?重点讲了哪件事? (2)为什么林巧稚回忆起这些事总要赞扬老师的教授方法?这方法对林巧稚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讨论、探究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认为林巧稚的生物课老师的方法好在哪里? 2、这堂生物课使林巧稚得到了?她为什么能得到这些? 3、学习了不起篇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二、理解感悟 第 210 自然段是重点部分其中 28 段简明易懂,可以以学生自学为主,可引导学生理解。 第三课时 一、评价朗读。 (学生读并互相评价) 二、巩固练习。(课后练习 3) 三、指导写字。 辈字上小下大。 亦字第六画是竖钩不要写成竖。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 读后进行议论。 1、找出相关的语句及段落,并根据自己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1、朗读练习 2、背诵课文指定的段落。 学习重点字,并试着自己说出。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固然重要,但这是外因,更重要的是从老师的教导中领悟老师的用心,从中得到启迪,学会学习,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