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林里》第一课时的学案设计 《树林里》是《现代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部分第20 课,树林里(第 1 课时)。这篇课文很有情趣,尤其是第二自然段出现的几个象声词“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形象生动,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识字。课文的插图是彩色的,图中的“鸟窝\树洞\天牛 \毛毛虫”栩栩如生,是看图识字的好资源。凭借教材优势,让学生愉快地识字。在此同时,也体会到树林里各种小生命的可爱。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在“识字写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爱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教学中,老师创设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2.新课程标准下识字教学的走向是“课内识字,课外巩固;课外识字,课内展示。”在课内,老师要充分地调集学生已有的’积累,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多识字。 预设目标 1.认识“啾啾、咚咚、哗啦”等词语,沟通孩子熟悉的像声词中的简单汉字,并引导发现构字规律;看图认识“鸟窝\树洞\天牛 \毛毛虫” 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音、细”。 2.正确地朗读课文 1——3 自然段,初步感受树林里各种可爱的生命。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境识字 (师:老师带小朋友到森林里玩玩。) 1.请学生进入“森林”听声音,说说听到了什么。 2.大屏幕出示“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这几个像声词,请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 (评说:运用现代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物的环境中,增强了主体感受,激发学生识字、阅读的兴趣。) 3.沟通: 猜猜说说“啾啾啾”、“咚咚咚”、“卡滋卡滋”、“哗啦哗啦”都是谁发出的声音,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树林里(第 1 课时)》。 ①关于“啾啾啾”的学习 怎么读?“啾啾啾”是谁在唱歌? ④“哗啦哗啦”:有的说是泉水流动的声音;有的说是小野鸭在小河里游泳,翅膀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 (4)师小结:这些都是树林里的声音。(课件出示“声音”一词,学生齐读。) 树林里,不同的鸟,不同的小昆虫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一句:) 4.正确朗读课文 1-2 自然段。 二、随机识字 1.(播放课件录音——几种动物、昆虫的叫声)请学生仔细听,再说说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学生一般都能说出这几种象声词:叽叽叽、喳喳喳、呱呱呱、嘎嘎嘎、咩咩咩、嗡嗡嗡、喵喵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