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 2 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 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沟通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育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4、通过同学沟通,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3 分钟) 1、谈话导入。 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事情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欣赏漂亮的桂花雨。板书课题《桂花雨》。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懂的字词和句子多读几遍。 (2)、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情地朗读课文。 (5)、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2030 分钟) 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了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我知道了“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5、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老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二)学文悟情展示(小组内)(此环节有时可与“制造性展示”合为一体) 1、了解课文的主内. 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作者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学生从重点词句中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生 1:“我喜爱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认真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我体会到桂花是精致的小花,会散发着那样迷人芳香,让人欢乐?) 生 2:第五自然段内容中的“是件大事”,“总是缠着母亲”我体会到作者急切地盼着摇花。 生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体会到“没有不”表示“都”,“浸”字感受到桂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