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 下面是由我我分享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辛弃疾豪放词的创作风格。 2、熟悉了解必要的历史典故。 3、了解作者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4、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5、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强化自己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辛弃疾词大量运用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案小结 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上音。 ⑴ 遥岑远目 ⑵ 玉簪螺髻 ⑶ 鲈鱼堪脍 ⑷ 揾英雄泪 ⑸ 舞榭歌台 ⑹ 封狼居胥 2、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含义。 ⑴ 遥岑远目 ⑵ 断鸿声里 ⑶ 倩何人唤取 ⑷ 揾英雄泪 ⑸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⑹ 寻常巷陌 ⑺ 元嘉草草 ⑻ 可堪回首 3、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 4、关于《水龙吟》 辛弃疾南渡归宋后,南宋政府对他大材小用、不予重视。但抱着一颗热切的爱国之心的辛弃疾还是不顾自己职位的低微,针对着南宋政府中主和派的不抵抗论,写成了《美芹十论》奏章,上奏皇帝。在这篇奏章中,辛弃疾分析了宋金形势,和战前途、民心向背,指出金统治者外强中干的情况,而且有隙可乘。他不仅痛斥了主和派的投降主义谬论,而且还详细论述了南宋应实行的自强之策和收复中原的具体部署。他怀着满腔热切的希望上奏朝廷,结果奉行投降主义路线的南宋政府以讲和方定,议不行(《宋史本传》)为理由而不予理睬。辛弃疾回顾自己渡江南来以后,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心中想说的忠心爱国的肺腑之言都陈奏给皇帝了。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好比是一个患了恐敌病的病人,任凭你怎样想用议论去鼓舞他们,把他们拔出于消沉畏缩的气氛之中,都是徒劳无功。在这种情况下,辛弃疾心中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