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_第1页
1/4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_第2页
2/4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_第3页
3/4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 这首词当为初春时期温庭筠在西陵与情人离别之作,可能作于会昌二年(842)初春词人自吴中赴越中途中。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 温庭筠〔唐代〕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译文 伫立在破败的孤庙前,迎着江上阵阵风涛寒,看西陵峡上,风萧萧,雨漫漫。风雨中,弥漫着她思归的呼唤,飘洒着倚桨的她涕泪点点。 傍晚时听杜鹃声声,声声唱不尽思归的愁怨。风传递山里早梅的香气,把春的'信息送到山城边。回忆欢情时更觉心苦,游魂何时把家还? 注释 河渎神: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双调四十九字。 西陵:西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又名夷陵。这里是指孤庙所在地。 谢娘:此处指船娘。兰桡(ráo):划船的桨。这里是指船边。“兰桡”形容船精致芳香。 玉箸(zhù):或写成“玉筯”。箸是筷子,这里是指眼泪,形容泪珠下流,一条条如“玉箸”。 思归乐:这里指杜鹃啼声。 山郭:“郭”本为外城,即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这里是指山的边缘。 萧索:缺乏生气,这里有冷淡的意思。 离魂:指离别之人的魂魄,与“别魂”意相同。 赏析 这是一首离别相思之作。上片开头二句,意境阔远,富有气概,为情人离别制造出浓郁氛围: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中间着一“对”字,言其地别无他物,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孤寂的气氛。“谢娘”二句具体刻画女子倚舟怀人,泪流千条,极显其凄怆伤痛之情。 过片二句写主人公所闻、所见、所感:所闻为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所见早梅已放,香满山郭,好景已不为己所留,以乐景写离愁,倍觉伤怀,且“早梅”又暗与前面“寒”字合;所感则为离恨而已。结尾句双起单承,直接抒写离别之苦,用“萧索”突出思者与被思者的情状,十分痛惜。这是主人公的推想:是不是因为离别后,音信难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人如今又在何处呢?末尾以问语出现,推动一层,表现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主人公此刻茫然无依的心绪。 此词背景是“孤庙”“山郭”,作者将江南的风景、风情融入了对离愁别恨的抒写之中。整首词由景入情,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以景衬情,情景交融,韵味深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学习资料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