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精选 3 篇)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精选 3 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开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老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特征》说课稿(精选 3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的特征》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养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改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 3.教学重点。 生物的共同特征。 4.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可以播放以下多媒体课件: (1)植物的光合作用; (2)猎豹捕获食物; (3)鲸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4)人在体育竞赛后大量出汗; (5)秋天植物的叶子落了; (6)狮子追捕斑马; (7)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8)蘑菇的生长; (9)花的开放; (10)种子的萌发; (11)破壳而出的小鸡; 通过播放这些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老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充分准备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育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