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目光倾听》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用目光倾听》是一首儿童诗歌,通过妈妈的目光展现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妈妈的平凡的一句话教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表现出母爱的伟大。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人交往要真诚。这首诗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真实的感受、体验,娓娓道来。语言朴实、简洁,没有华丽的辞藻,富有人情味和真实感,使人感到特别亲切,乐于接受。(二)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理解诗句的意思。2、能力训练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背诵。(2)、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3、德育渗透点培育学生与人真诚沟通的习惯。4、美育渗透点通过理解诗句,感受儿童诗歌的语言之有趣,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三)重点:体会作者怎样紧扣题目,节节深化表达主题;理解用目光倾听的含义。(四)难点:掌握作者写作方法,编写生活材料,仿写一首自己的诗歌。二、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老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老师的讲解分析,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用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知道。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在情趣中触动学生的心弦,开启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欣然走进诗的意境;从他们的心灵深处引出一股清泉,让纯真的语言化为盎然的诗句洋溢在课堂教学之中。在浓浓的人文情怀中,在音乐、画面、诗歌这融为一体的氛围中,在学生们积极参加的合作、沟通中,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随着心灵和情感的熏陶而提升。(二)教法:创设情境法、引导法、点拨法。(三)学法:联系实际,自读自悟。三、教学过程1、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一开始,我播放《爱的奉献》这一首歌曲,营造一个浓情氛围,声情并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师抓住歌词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引入课题,师:真诚的爱,使人间变美好,看今日我们认识的诗人如何表达自己真诚的爱呢?2、师范读,在听中有整体感知。老师琅琅读书,既吸引学生,又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