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等词语。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能力目标〗 1、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全诗的意境,品味诗歌意味隽永的语言美和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2、把握诗歌意境,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培育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揣摩诗歌的清丽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1、诵读法。《秋天》绘写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诗作采纳直陈其事的写法,用精辟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意味深长。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三幅画面组合成的流动又整合的诗意氛围。 2、联想想像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全诗以秋为线,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皆收笔下,每一句诗都是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通过对意象及组合的想像联想,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比较阅读法。将狄金森的《秋景》与课文就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的共同处比较鉴赏,使学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艺术有更深刻的认识。 多媒体 CAI 课件、投影仪、录音机及磁带。 1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诵读全诗,品析诗歌语言,感悟浸蕴着的思想感情,熟读成诵。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 (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突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更是洋溢着欢乐的季节) 提及秋天,我们会自然联想到硕果挂枝、粮仓满溢、农人慰心的笑容。的确,秋天是一个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因为土地是真诚、公允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是秋天用收成证明着播种者的品质;秋天又是宽容博大的,是秋天用慈母般的心肠去孕育勃勃生机的满园春色。现代诗人何其芳以他敏锐的诗心捕捉,绘写出了秋天的风彩,今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体味动人的秋魄。 设计二: 人们在领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后,盼来了习习秋风。秋,因其成熟与收获,因其萧瑟与凄清,给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话题,许多吟秋的诗文传诵不衰,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慨叹,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对枫林霜叶的画意勾绘。今日我们一起欣赏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作《秋天》,去倾听秋的诉说。(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