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修订草案(2006版)一、对绝经期激素治疗的共识激素治疗是针对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相关健康问题的必要医疗措施。绝经及相关症状(如血管舒缩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神经精神症状等)是应用激素治疗的首要适应证。激素治疗也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方法。目前,不推荐激素治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且不应该用于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于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在应用雌激素时,应同时加用适量的孕激素以保护子宫内膜;对于已经切除子宫的妇女,则不必加用孕激素。应用激素治疗时,应在综合评估治疗目的和危险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有效剂量。在出现与绝经相关的症状时,即可开始应用激素治疗并根据个体情况选择激素治疗的方案。没有必要限制激素治疗的期限,但在应用激素治疗期间应至少每年进行1次个体化危险和(或)受益评估,应根据评估情况决定疗程的长短,并决定是否继续或长期应用。出现绝经相关症状并存在其他疾病时,在排除禁忌证后,可于控制合并疾病的同时应用激素治疗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植物雌激素可以作为激素治疗的替代物。二、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一)临床证据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南的证据见表1。表1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的证据水平和推荐分级推荐分级证据水平干预A1a随机对照实验的系统评价1b单个随机对照实验B2a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2b单个队列研究3a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3b单个病例对照研究C4病例系列研究D5无明确重要评价或者缺乏基于生理学或规范研究的专家意见(二)适应证1.绝经相关症状(A级推荐):潮热、盗汗、睡眠障碍、疲倦、情绪不振、易激动、烦燥和轻度抑郁。2.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的问题(A级推荐):阴道干涩及疼痛、排尿困难、反复性阴道炎、性交后膀胱炎、夜尿多、尿频和尿急。3.有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低骨量)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A级推荐):绝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低体重、雌激素缺乏(45岁以前绝经或切除双侧卵巢,绝经前闭经1年以上;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妇女不在此范围内)、骨密度低、长期低钙摄入、骨折史、骨质疏松症家族史、营养不良、体育运动不足、矫正后仍存在视力缺陷、摔倒史、吸烟、酗酒、痴呆等。循证医学的大量证据资料已证明,激素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各年龄组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妇女在脊椎、髋骨等部位骨折的危险,也能降低无低骨量妇女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激素治疗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合理选择。缺乏雌激素的较年轻妇女和(或)有绝经症状的妇女应该首选激素治疗。(三)开始激素治疗的时机在卵巢功能开始减退并出现相关症状后即可应用。(四)激素治疗的禁忌证已知或可疑妊娠、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已知或可疑患有乳腺癌、已知或可疑患有与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最近6个月内患有活动性静脉或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血卟啉症、耳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脑膜瘤(禁用孕激素)等。(五)慎用情况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史、尚未控制的糖尿病及严重的高血压、有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癫痫、偏头痛、哮喘、高催乳素血症、乳腺良性疾病、乳腺癌家族史。(六)激素治疗流程1.治疗前的评估:根据病史、常规妇科检查及其他相关检查项目(根据需要选择,特别应注意对乳腺和子宫内膜的评估),评估是否有应用激素治疗的适应证;是否有应用激素治疗的禁忌证;是否存在慎用情况。2.权衡利弊:根据年龄、卵巢功能衰退情况(绝经过渡期、绝经早期或绝经晚期)和激素治疗前的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应用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对存在适应证、无禁忌证者建议应用激素治疗;对无适应证或存在禁忌证者不进行激素治疗;对存在适应证同时合并其他疾病者,在排除禁忌证后,可于控制其他疾病的同时,应用激素治疗;有些临床症状的发生可能与绝经有关,也可能与绝经无关,对难以辨明临床症状与绝经关系、且无禁忌证者,可行短期的试验性激素治疗。应告知患者激素治疗的利弊,使其知情后做出选择。3.个体化激素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是否有子宫、年龄、卵巢功能衰退情况(绝经过渡期、绝经早期或绝经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