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一个“新”字》课堂实录 导入新课 师:日常生活中观察到有时候晚上逛街回家时,因为宿舍的邻居为了节约用电的原因,常常把走廊的照明灯关掉,因此在黑暗中,很难在一串钥匙中找出相应的钥匙,找到钥匙也只能靠摸索把钥匙插入锁孔内开锁。我们想想看能不能在钥匙或者锁孔上作出改进,使我们能很快找到所需要的钥匙又能很快开锁,又省却出入都要携带手电等用具的麻烦,这种多用途的用具有找钥匙、开锁、照明等三种用途。 生:在原本普通钥匙的基础上,添加上低压高亮的发光二极管作为照明部分,电源在普通钥匙中间部分,开孔装上细扣电池,这样既可以美观又没有增加原来钥匙的体积,也没有改变原来钥匙的外形,携带方便,有用。 师:有些想法,我们觉得可笑极了,因为我们的心里无非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方法没有人做过,八成行不通。”其实但凡在历史前进的功劳簿上镌刻过他们的名字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成功回答过这个问题: 当有人问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制造力是什么” 时,他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假如你从事科学事业,你必须有制造力否则你只是重复无聊的方程式,你永远也发现不了新东西。” 曾经有记者问获得终身成就奖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和别人最不一样?”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这里,假如我的脑子里永远只装着别人的现成结论与套路的话,那么请把我的这颗脑袋换给那只流浪狗吧,因为它也很想享用一顿为斯皮尔伯格准备的庆功午餐呀。” 哲学家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 师:在任何领域要想有所建树,都离不开独创性思维。这是我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首要条件——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板书)。 师:刚才的一个小试验,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创新思维的平台,那我们不妨再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头脑中的这些新方法来源于何地呢?是用我们平常学到的哪些知识作为背景的? 生:和我们平常学的物理学、化学等知识有关系。 师:看来我们要进行有效的制造性思维,有创新的精神固然是很重要的,但还必须要有充足的知识准备。关于这一点书中是怎么说的呢? 生:《倘有余暇,何妨多读》。 师:这是我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基本条件——广泛占有知识(板书)。 师:现在再来想想看,我们的方案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为什么不可行? 生:我们有了思想还得问问“为什么”和“怎么办”。然后深化探究,找出真正可行的方案。《为什么和怎么办》 师:这是我们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关键条件——学会生疑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