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点。2、使学生认识自我,深入剖析自我进而规划自我。【学习重点与难点】1、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和对细节的把握,理解散文的意境,深层体会作者情感,领悟文中的哲理。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学会用丰富细 腻的语言抒写自己的经历与感受。【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 P10-15 页内容,对关乎作者思想认识的语言,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预习案一、问题导学1、能够成为高考状元,并且被北大录取,应该是件很高兴的事,为什么王海桐在得知自己成为状元后心情却如此的复杂呢?2、文章开头作者说:“如果我引人注目,那个 713 分决不会是唯一的理由。”这句话透露了什么情感信息?3、从作者的故事和感悟中,可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4、这篇文章的时代性很强,作者与同学们的年龄相差不大,是同时代的人,写的又是我们熟悉的生活,其中肯定有能引起你共鸣的句子,请摘抄这些句子,并真实地记录你的感受。二、知识梳理1、重点语言分析:(1)“我在记忆的浅海里逡巡,想找出一些闪亮的贝壳让‘高中生以及家长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有价值的东西’,却带回满身的沙砾。”比喻,生动形象。把“记忆”比作“浅海”,把世人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比作“闪亮的贝壳”,把自己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比作“沙砾”。有些谦虚,更有些任性和骄傲。(2)“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即使不能金戈铁马,醉卧沙场,也应该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运用典故很成功。“金戈铁马”“醉卧沙场”“玉树临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几乎一句话一个典故,体现了作者文化积累的程度。(3)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手法,真实地展现了作者当时迷惘的心态。 (4)自信,对于在沙漠中跋涉的我只不过是海市蜃楼,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小声而固执地呜咽着。 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充分表达自己不确定又很希望实现梦想的矛盾心情。2、诗词补充“金戈铁马”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