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培训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 所谓投资,是指投入有产出,能增值。培训不仅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企业最有价值的投资。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垄断市场经济条件下,视培训仅为消耗和成本,只注重对物的投入而忽略对人的投资,这是导致电力企业观念陈旧、人员老化的主因。人员培训还是一种双赢投资,即培训不仅使员工自觉性、积极性、制造性地提高而增加企业产出的效率和价值使企业受益,而且增强员工本人的素养和能力,使员工受益。故员工培训作为投资,其回报亦是可以计量的,培训效果评估将为度量培训的价值提供依据。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稳操胜券,就必须形成一支高素养的队伍,高素养的队伍,不仅要严把“进入”关口,更需要靠企业的培训。如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培训力度,根据企业自身进展要求,有的放矢,适应企业进展的要求。这是一举双得的明智之举,也是实现员工和企业共同进展的双赢之策。 电力企业正由垄断经济向市场经济接轨,目前,电力系统垄断经济所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依旧存在。企业人才流通不畅,缺乏投资的动力,从而使现有人才老化。因此,必须加大企业员工的培训投资力度,然而员工培训所带来的投资收益,在短期内是很难预见到的,他需要一段时间,甚到更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很多企业不同意投资培训,甚至将员工培训完全看作企业成本。有人预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最多能保持三年,原因在于对人才的掠夺性使用。他们只看重既有才能,而不想在人力资源上进行投资,来开发人才潜能。我们常常在招聘广告上看到一些对应聘者的限制性条件,诸如“有两年外企工作经验”、“应届生免谈”。这说明很多企业不愿为人才成长提供机会,只因为会加大企业成本。 我国加入WTO后,人才流失到外资企业是不可避开的。这不仅是由于国际人才流动的大趋势,同时,还因为国内企业不注重给予员工以良好的和充分的培训,在培训费用的投入和对培训的认识上都远远落后于外资企业。电力企业通常把内部教育培训理解成可以提高员工素养,进而达到增强企业效率的目的。然而,很多外资企业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企业培训不仅对企业本身进展有利,同时也帮助了员工的进展。 实际上,电力企业可通过培训来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当电力企业接收了新进员工,它就有义务让员工参加培训,有义务让员工有朝一日离开企业时,自身具有的能力应该不愁找不到工作。我们常常看报纸电视,外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