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 中国式温暖阅读素材

高中语文 中国式温暖阅读素材_第1页
1/1
中国式温暖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编辑的邮件,他们的杂志转载了我的文章,想给我付稿费,在邮件的最后,这位编辑写道:“初春时候,乍暖还寒,请注意保暖!”我看罢小小地吃了一惊,我与这位编辑素昧平生,就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竟然嘱咐我这个!尽管我知道类似的客套在中国不算什么,而且这位编辑肯定会给所有他的写作者都送上同样的祝福,可我还是感到了一丝淡淡的温暖。 这样的问寒问暖是中国式的。在西方很多国家,人与人之间保持着君子似的距离。虽然亲朋好友见面时会相互拥抱或是亲吻面颊,但是连做妈妈的也不会对已经成年的儿子直接说:天这么冷,你怎么不多穿件衣服?这里面当然有文化的因素,比如在德国,人们比较不喜欢被别人“bemuttern”(像母亲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待自己),如果你好心好意地提醒别人吃水果的时候不要同时喝水或是出了汗之后不要吹冷风,别人非但不会领情,而且还会觉得你脑子有水——我都这么大的人了,难道连这个都不知道吗?!还有的人会把这样的关心看作是对自己判断力和能力的怀疑,甚至耿耿于怀。 我的丈夫是德国人,他上初中的时候,一个秋天的早上,天气非常冷,有一位男同学的妈妈专门到学校来给她儿子送了一件背心,这件事成了这位男生一生的笑柄,多年之后,每次同学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把这事抖出来哗笑他。 当然,不是说西方世界里人们就不互相关心,只是关心的方式有点不同。我的公公婆婆居住的城市距离我们家有 170 公里路,开车要近两个小时,如果彼此造访,在临别的时候虽然都不会忘了提醒一句:“回到家之后来个电话!”但是绝对不会嘱咐:“开车小心!” 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有的时候会被突然而来的中国式的温暖弄得不知所措。记得很多年以前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过去的老同学结伴去波恩玩。那个时候德国政府还没有正式迁都柏林,中国驻德国的大使馆和教育处都还在波恩。我和我同学那时都还是穷学生,又都是中国人,听说教育处有招待所,价格便宜,于是就准备去借宿。我清楚地记得那是初冬,我们的火车到达波恩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了。下车之后,我们才发现没有招待所的地址,无奈之下只好往教育处打电话,心里很忐忑,不知道人家是不是已经下班了。电话很快接通,听了我的陈述,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说那么你们先到教育处来吧,我们送你们去招待所;我硬着头皮又问,怎么上您那儿去呀?他于是在电话里耐心地讲了两种路线,我听得稀里糊涂,正准备说谢谢打算自己看地图的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 中国式温暖阅读素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章天下+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种文档应有尽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