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课 变形记(节选)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卡夫卡的名言。2.读:赏析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形成的社会原因。3.写:运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文字,表现特定情形下的内心世界。4.练:荒诞变形与写实手法的运用。一、诵记名言警句卡夫卡的名言1.笔不是作家的工具,而是他的器官。2.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3.人只因承担责任才是自由的。这是生活的真谛。4.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5.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6.生活中有种种可能性,而在一切可能性中反映出来的只是自身存在的一种无法逃脱的不可能性。7.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及背景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 。1909 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 年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变形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变形记》创作于 1912 年,发表于 1915 年。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便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2.文体知识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文学是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流派,是 20 世纪初期以德国为中心兴起的一场国际性文学1运动。表现主义文学的特点:(1)凭借主观精神进行内心体验,并将这种体验的结果化为一种激情;(2)舍弃细节描写,追求事物的深层“幻象”构成的内部世界;(3)作品中的人物常以某种类型的代表或某种抽象本质的体现代替有个性的人;(4)情节不连贯,发展线索不明晰;(5)均以怪诞的方式表现丑恶和私欲的“疯人院”式的人世罪孽和无穷痛苦。代表人物及作品:卡夫卡的《变形记》。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