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 骚》 学案[教师寄语]同学们,爱国不只是一句空话,它的意义和影响是非凡的,让我们通过本文的学习去再次深入领会著名诗人艾青那句震撼人心的诗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学习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学习重点] 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学习难点] 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课前预习]1.简介屈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介绍楚辞。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的特征,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除此之外,《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介绍《离骚》。《离骚》是一首抒情长诗,反映了屈原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坚持真理、奋斗终身的崇高抱负。诗歌描写上天入地追求理想的奇幻情景,构想伟丽,具有浪漫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