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荷塘月色》学习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学习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知识链接 1、走进文本 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同样是碧绿的荷花,在不同人的眼里就有不同的理解。宋•杨万里曾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2、作家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 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 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 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1948 年 8 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3、相关背景: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 1927 年 7 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文中表现作者想摆脱这一苦闷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学习过程一、给下面的加点的字注音蓊蓊郁郁( ) 袅娜( ) 踱步( ) 霎时( ) 弥望( ) 斑驳( ) 渺茫( ) 点缀( )一、xiè wěng chǔ chù niǎonuó mò qiàn 二、解释下列词语1、蓊蓊郁郁:草木蓬勃茂盛的样子。2、霎时:极短的时间,片刻。[ ① 刹那;刹时(极短的时间)。②瞬息(比喻极短的时间)。③顷刻(表示行动或事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当于“一会儿”) ] 3、袅娜:①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②形容女子体态轻盈柔美[① 袅娉(袅娜娉婷。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②袅嫋(niǎo)(纤长柔美的样子)。③余音袅袅(形容声音绵长不绝,宛转悠扬)。] 4、脉脉:①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如温情脉脉。②用以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5、朗照:朗,明亮。明察,明鉴的意思。[ ① 朗白(明亮发白)。②朗朗(光明亮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