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二首青春赋萨缪埃尔·沃尔曼青春不是人生某一时期的标志,它是指人应有的心理状态。要永葆青春,既要有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激荡的热情,还必须有战胜胆怯的勇气和绝不向困难妥协而敢于去冒险的希求。人不是因岁月的流逝而老朽,当理想之火泯灭的时候,人生的“暮年”就开始了。岁月的流逝会在皮肤上刻下皱纹,而热情的消失则在心灵上留下痕迹。担心、疑惑、不自信、恐慌、绝望——这些东西正是摧折精神之树的元凶。无论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还是尚未成熟的少年,在人们的心目中,他们应该有对奇迹的憧憬,对人生乐趣的寻觅,对竞赛的追求,对灿若群星的事物和思想的感知,还要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像孩子期待即将出现的事物般的好奇心……人与他的信念成比例地年轻,与疑惑成比例地衰老;与信心和希望成比例地年轻,与恐惧和绝望成比例地衰老。谁能够从自然界、人类社会或神灵那里领悟到美丽、喜悦、勇气、高尚、力量……谁就富有青春的活力。当失去所有的梦幻,心灵的花蕊被悲观之雪和沮丧之冰覆盖的时候,他就真正地“衰老”了。这样的人,只有去乞求神灵的怜悯。微感言: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赏读:正确地批评我的错误的人,是我的老师;恰当肯定我的优点的人,是我的朋友;一味奉承阿谀我的人,是存心要害我的敌人。这是荀子为人处世的原则,时过千年,仍值得我们借鉴。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吕氏春秋·士节》赏读:正义之士坚持真理,不避危难,面临灾祸应忘掉私利,舍生行义,视死如归。这里讲的是做人的气节,重义轻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赏读:君子,指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下的人。这两句是说君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赏读:委曲反能保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一、作者视窗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嘉祐进士。仁宗时曾任大理评事,神宗时曾知密州、徐州、湖州。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念奴娇·赤壁怀古》即此时游赤壁(苏轼所游为黄冈城外的赤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