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齐桓晋文之事孤高而又热爱和平的孟子孟子是孤独高傲的。他认为“人皆可成尧舜”。他高举“民贵君轻”的旗帜,他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无不闪烁着朴素的民本色彩。只要大家肯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他还把人民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他尊重人,把人从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对后世影响深远。当前,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大概也发端于此,可见其思想的超前性。孟子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反对战争,但并不是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将战争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他反对的恰是那种以兼并、掠夺来统一天下的非正义战争。他用“得道”与“失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论述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出一兵一卒,就能威慑敌人,那是何等自信,对于现代治国方略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用人方面他主张,君主应先听民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种用人观,不论在古代,还是当下,不失为一条良策若此,干部选拔中的买官卖官、贪污受贿、裙带风、任人唯亲等皆可杜绝,我们深为孟子的远见卓识叹服。论奋进在人生旅程中,常常有一个声音告诉我:快去创造,创造才有收获。只要你一息尚存,就要努力创造!我曾有过企望,企望机遇的到来。那个声音告诉我:机遇只垂青于不懈奋斗的人,等待会丧失青春年华。我曾因不得志而叹息。那个声音又在说:慨叹是弱者,奋进才有用武之地。我有过失误之后的捶胸顿足。那个声音又在说:振作起来,重新选择新的目标,你就会感受到生命的新内容。我有过名落孙山的失望,我感到疲倦,感到前途茫然。那个声音又在说:莫沮丧,成才的路有千万条。我陷入过困境,甚至一蹶不振。冥寂中,那个声音又在说:困难是人生的教科书,逆境是一所最好的大学。我饱受过病残之苦,苦闷中想了却一生。那个声音又在说:你还有生命,只要壮志在胸,就会不负有限生命。人生有无数考题,答案却只有一个——奋进!人生没有停靠站,自我本身永远是一个出发点。无论何地何时,只要创造就会有收获;只有不息的奋进,才能证明生命的存在。微感言: 1.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赏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孟子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要成为尧,成为舜,成为贤,成为圣,关键是要去“做”,若能时时处处都按照尧舜的思想、言行去做,自己不也就成为尧舜了么?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