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二课时) 【课时】第二课时 【使用日期】 【学法指导】 《屈原列传》虽属史传文章,但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爱憎和褒贬的感情。我们学习这篇列传,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夫对话等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是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来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第三段)。 【学习难点】 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自主学习课前自读课文 4-10 段,完成下面练习: 1.解释加点字 其后秦欲伐齐 ( ) 厚币委质事楚( ) 楚诚能绝齐( ) 使使如秦受地( )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 时秦昭王与楚婚( ) 亡走赵,赵不内( ) 冀幸君之一悟( )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 )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 )2.找出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并解释 1)厚币委质事楚 ( ) 2)亡国破家相随属( ) 3)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4)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5)身客死于秦 ( ) 6)秦虎狼之国 ( ) 7)时秦昭王与楚婚( ) 3.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大破楚师于丹、淅( ) 战于蓝田( ) 秦,虎狼之国( )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 ) 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兵挫地削( )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 合作探究二、自读课文第 4—7 自然段,讨论: 1.讨论归纳第 4—7 自然段记叙了哪些事实?概括并板书:第四段:①受骗绝齐②兵败丹淅③蓝田退兵第五段:④复释张仪第六段:⑤诸侯击楚第七段:⑥赴秦身死 2.作者写楚国的命运,用意是什么?明确:这些事发生在“屈平既绌”以后,说明罢黜屈平是错误的。怀王复释张仪、赴秦身死,都与未听屈原的劝谏有关,说明屈原与楚国命运紧密相连。三、研读课文中第 8—10 自然段:1.在课文中划出可以概括第 4—7 自然段内容的句子。明确:“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2.国家危难之际,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