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给孩子一个平等交流的机会=我们往往发现由于教师的职业角色习惯,教师平常与学生谈话时,容易以居高临下的教导式口吻讲话,带着教师的权威感和优越的批评感来聆听学生的话,甚至以一种“强者”“施舍”的态势面对处于“弱者”的学生。班主任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要有一种平等的反应,要鼓励学生多讲话,多表露,要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讲话,如有不明白或矛盾的地方,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题,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先说出他的想法和感受,在无言中传达对学生的尊重和欣赏,让学生感觉到你愿意听他讲话。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看法和处境,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班主任教师的好感。比如,班主任可以进行积极的询问:比如,你能说说这是怎么回事吗?为什么会这么做呢?能说明你做这事的原因吗?询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机会作解释和申辩,不要造成“一言堂”的局面。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比如,你有什么改进的构想?你能不能写一个改进的计划?你说说老师该怎样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