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广阔的空间,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音乐教学中,合理、适时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审美意识。关键词:多媒体、优化、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美的展现,而音乐课堂教学就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教学方法与合理的课堂结构安排,更需要不断更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教学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进行听觉与视觉的情境创造,在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观的同时,提高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下面,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教学谈几点粗浅的体会。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激情引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由于现代教育媒体图、文、音、像并茂,直观性好,感染力强,把静态的灌输变为动态的传播,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快速切入课题。例如,在教授歌曲《两只小象》时,由于农村学生很少去过动物园,很少看到过大象,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可将歌曲和有关大象的画面剪辑成小影片,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森林中、草原上大象玩耍、嬉戏的场景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在这里就充分发挥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因势利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启迪了他们的思维,从而为展开欣赏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过程是教师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特点,去帮助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因此,我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增强演示效果,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有效地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之功效。例如,《红蜻蜓》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此前,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并且用“音频解霸”分别录制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MTV,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多媒体的模拟演示功能可以把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音乐理论以及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使问题变得直观、有吸引力,更好的攻克难点。如在教唱歌曲《小雨沙沙沙》时,以往的实践证明学生对歌曲旋律掌握很好,但对歌词的前后顺序经常颠倒。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将其歌曲内容制作成电脑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既生动活泼又直观形象,使学生轻松愉快的记住了歌词,完成了教学任务。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