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改变命运,小瓦匠成为大律师 一名初中毕业生,一个手臂中至今嵌有无法取出的煤屑的挖煤工,一个手指残缺的农村少年,一位曾经不断变换角色的泥瓦匠、搬运工、洗碗工和三轮车夫,一场汗水和泪水浸染的长途跋涉的自学之路,每天 15 小时以上、7 个月足不出户的冲刺……终于成就了他当律师的梦想。2005 年,被司法部评为全国优秀律师。 饱尝艰辛,立志改写人生路 今年 29 岁的彭勇 1976 年出生在乐山市井研县一个极其偏僻落后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1991 年夏天,彭勇以出色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时,他却选择了退学,因为哥哥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家里实在没有钱供兄弟俩同时上高中。“爸、妈,我去打工吧,等我挣了钱再问来上学。”可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哥哥的反对:“不行,你还小,我是哥哥,要打工也应该我去。” 看见兄弟俩争执不让,母亲曾骏泉落泪了:“你们都是懂事的孩子,如果不是家里太穷,真应该都去上学啊……”为了不再让母亲难受,彭勇把哥哥拉到屋外,小声说:“哥,你就要考大学了,可不能让爸爸妈妈失望啊……我去打工,你将来挣了钱再供我上学。”弟弟的深明大义终于说服了哥哥:“勇子,这就苦了你。” 几天后,身高只有 1.5 米的彭勇便来到县城的建筑工地做小工。要挑三四十公斤的灰桶,抬五六十公斤的砖头……第一天干完活回家,彭勇刚进家门便瘫倒在床上,浑身又酸又痛,泪水顺着脸庞不停地往下流。 “我要读书,再不去受这种苦了!”彭勇在心里对自己说。可第二天,天还没亮,他还是挣扎着早早起来。彭勇知道,不管工地上的生活有多么艰苦也要坚持,这是自己的选择,更是对父母和哥哥的责任。 彭勇发现,做小工虽然最苦最累,但挣的钱却很少,一天只有 8 元钱。于是,彭勇在挑灰抬砖的过程中,开始偷偷学起了瓦工,而且没用多久就学会了砌砖、抹灰等技术活,工资很快就涨到每天 20 多元。 1994 年春节后,听说去河北挖煤,每天可以挣到三四十元钱,彭勇的心动了,便跟几个同乡一起到河北,在一家个体煤矿里当起小工。 个体煤矿通常设备简陋,安全措施更是从无谈起。在 200 多米深的矿井下,彭勇和工友们全是赤裸着身体,靠双手挥动铁铲挖煤,每天要干 12 个小时……尽管比在工地上千活不知道还要辛苦多少倍,可想到工资要高许多,彭勇依然于劲十足。 然而,刚过了一个月,井下便发生一次塌方事故,一个早上还活蹦乱跳的工友转眼间被砸死了。彭勇第一次感到死亡距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