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离骚》导学案﹙二﹚ 新人教版必修 2『学习目标 』分析第二节,积累重点字词。『目标重点 』目标 1 以及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目标难点』1、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学法指导』诵读法 探究法学习过程 一 学生齐读第一段。二 抽学生读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1 重点词﹙ A 级 ﹚初服﹙ ﹚ 陆离﹙ ﹚游目﹙ ﹚ 离尤﹙ ﹚2 名句默写﹙ A 级 ﹚____________, 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宁溘死以流亡兮,____________伏清白以死直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独好修以为常。1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3 虚词﹙ B 级 ﹚驰椒丘且焉止息苟余情其信芳4 通假字﹙ B 级 ﹚进不入以离尤兮芳菲菲其弥章5 活用词﹙ B 级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6 特殊句式﹙ C 级 ﹚不吾知其亦已兮步余马于兰皋兮长余佩之陆离7 结合全文 ,解决下列问题﹙ D 级 ﹚① 通观全文,理解下列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② 本文中多处用到比兴手法,试找出几例并简单分析它们各自的寓意。③ 文中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段却又说“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前后是否矛盾?三 课堂小结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出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及其势力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课外拓展《离骚》【赏析】 屈原是诗国的一颗巨星,远在众星之前,它出现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无数后继者所仰慕的风范。他的不朽之作——《离骚》,震古烁今,千百年来深深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成为我国诗歌史以至世界诗史上,最为激动人心而具有“永久的魅力”的篇章。 3 伟大、优秀的艺术,自有其永恒的生命力,自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