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导与练一、阅读指导李白一生经历坎坷。他身居盛唐时期,心怀壮志,欲凭自己的才智“辅弼天下”,“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而他的思想性格极为复杂,有儒家的思想,又有道家的烙印;他一方面欲求“汲苍生”、“按社稷”,一方面又追求绝对的自由,傲岸不羁。他于天宝元年(公元 742 年)由友人吴筠道士推荐,应召入京。他雄心勃勃,“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高人”,以为实现壮志的机会来了。可是入京后,仅做供奉翰林。由于他傲骨铮铮,不为权贵所容,故不到三年,就被“赐金放还”。他因此满怀郁愤,开始了以东鲁和梁国为中心的漫游生活。此诗是离开东鲁,准备南游吴越时创作的,是作为送给朋友的“留别”礼。这首诗通过对奇诗梦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的社会丑恶现实的憎恨和对美好理想境界的追求,表现了饿诗人爱古铮铮、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本诗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作为留别诗,却突破了“有别必怨”的老调,独辟蹊径,以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寄寓自己的追求和理想。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对比、 衬托、联想等手法,把幻想中的事物写得活灵活现,令人眼花缭乱,使人惊心动魄。这无不充分显示了使人的浪漫主义风格。二、基础积累(一)文言实词1.信:①实在,的确,如“烟涛微茫信难求”;②送信的人,使者,如“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③随意,随便,如“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④相信,如“忌不自信”;⑤信任,如“愿陛下亲之信之”;⑥诚实,诚信,如“信者效其忠”;⑦信用,如“小信未孚,神弗福也”;⑧音信,消信,如“长天茫茫,信耗莫通”(《柳毅传》)2.行:①行走,如“须行即骑访名山”;②实行,施行,如“余嘉其能行古道”;③往,去,如“修我甲兵,与予偕行”;④行为,动作,如“大行不顾细谨”;⑤品行,如“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五人墓碑记》);⑥将要,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3 度:①制度,法度,如“内立法度,务耕织”;②标准,限度,如“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③渡过,越过,如“一夜飞度镜湖月”;④计算,衡量,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⑤揣度,揣测,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二)、文言虚词1.因:①介词,趁着,趁机,如“因利乘便,栽跟头天下”;②介词,凭借,依靠,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介词,依据,如“我欲因之梦吴越”;④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