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我是---,非常荣幸参加这次评选活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 5 课《三大改造》。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敬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一、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比较感性,理性思维欠缺。对于建国初的三大改造不是十分理解的。二、教材分析㈠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课《三大改造》是八年级历史二单元课属于中国近代史内容。本文讲解了两大个知识点。本课既和前面第 4 课《工业化的起步》、第 3 课《土地改革》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为后面第 6 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作了很好的铺垫。为学习下一单元奠定了基础。从长远的角度看,这节课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法,对学习整个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深远的影响。㈡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将目标指向学生发展的方向,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内容和授课学生的具体情况,本课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点: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能力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所以我制定了以下知识目标: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关于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并处理展示的过程,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历史资料并分析、整合历史信息的方法,并初步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课堂进程中自始至终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通过对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㈢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学情,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