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编写整理的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文科教研组工作总结 1 本学期在紧张忙碌中即将结束,我们初中文科教研组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切实提高了文科组老师的素养,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为此现在依据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开展的文科教研组开展的活动实际情况,总结: 1、继续开展教研活动,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渗透到我们教学的每个环节,我们教研组这学期就常常深化课堂,组织老师共同讨论文科教学,慢慢地我们老师也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正在努力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进行课堂教学。 2、组织老师利用学习时间学习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并与 6 月份组织组内老师学习了“课程标(20xx 版)准解读”,尤其是课堂目标的解读。活动后,组内老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自己对新课程标准有了一个更新的了解。 3、加强老师对学科素养的理解,组内老师会及时传达会议关于学科素养的内容,也让我们其他老师及时知道学科素养的新动态。 4、加强对阅读和写作教学讨论的力度。针对山区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比较薄弱,各位老师在本学期努力地寻找各自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突破口,但目前效果不明显,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山区学校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地太少,他们唯一的渠道就是通过电视,没有真真实实地去体会。 5、强化对集体备课的管理。尽管我们学校的条件限制(各备课组成员就 2 人),但这一学期我们教研组还是组织了针对不同年级段开展尽可能多的集体备课活动。采纳“教研组定内容,分头准备—集体备课—一人主讲,集体讨论—一人上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让我们的集体备课切实有效,并尽量把课程标准(20xx 版)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正逐渐提高教学质量。 6、继续开展自由听课、评课活动,形成了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在评课这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不仅仅只停留在听课上,各位老师在课后讨论时都会积极发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7、继续开展“老带新”和“结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