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_第1页
1/4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_第2页
2/4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_第3页
3/4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年代:宋 作者: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2]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3]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4]苒苒物华休。[5] 惟水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6]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7] 想佳人妆楼颙望,[8]误几回天际识归舟。[9] 争知我,[10]倚阑干处,正恁凝愁。[11] 作品赏析 [1]唐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因属边地乐曲,故以甘州为名。《八声甘州》是从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词。因全词前后共八韵,故名八声。又名《潇潇雨》、《宴瑶沁池》等。《词谱》以柳永为正体。九十七字,平韵。 [2]潇潇:形容雨声急骤。 [3]凄紧:一作凄惨。 [4]是处:到处,处处。红衰翠减:红花绿叶,凋残零落。李商隐《赠荷花》:翠减红衰愁煞人。翠:一作绿。 [5]苒苒:茂盛的样子。一说,同冉冉,犹言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 [6]渺邈:遥远。 [7]淹留:久留。 [8]顒望:凝望。一作长望。 [9]天际识归舟:语出谢朓《之宣城郡出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10]争:怎。⑾恁:如此,这般。 [11]凝愁:凝聚不解的深愁。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作者的羁旅之愁,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齐漫录》作晁补之语)。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她不但归楼颙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原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心潮的起伏不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中语文宋词讲解之《八声甘州》-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