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意义。2·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3·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成因。(二)过程与方法1·在由城市化定义到特征再到意义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性思维的学习方法。2·通过对比城市化的不同类型,总结共同的本质成因,熟练归纳推理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培养学生遵循经济规律办事的思维意识。2·通过中国城市化的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1·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教学准备】 自制 PPT 由集中国及外国城市化的相关资料【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课件] 展示“北京城市用地的扩展”图,展示 1949 年以前、1965 年、1990 年和 2002 年北京城市用地变化情况,让学生通过读图讨论问题: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北京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学生活动] (让各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小结] 北京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就反映了城市化的过程。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板书]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课件] 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尽可能多的途径获得有关城市化的知识信息。1·沱江城的发展图片:1980 年,1995 年,2005 年爱心 用心 专心132·深圳发展的图片:1978 年,1988 年,1998 年3·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思考: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成哪些类型?[点拨]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的标志性特征为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的意义表现在:①在城 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②城市化过程能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③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④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⑤城市文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