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期末考试复习教案(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对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串讲二、过程与方法:加强对一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同时通过知识和考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应考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解析试题对自我提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讲解每一章中最难于理解的知识点,针对试题延伸难点:教会学生如何解析试题,同时强化学生对一些难点知识的理解【方法手段】本课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主要精讲,在讲的同时渗透解体方法【教学过程】1、分封制,引入下面一幅图片,讲解分封制的内容、对象、目的、结果2、宗法制,引入下面一幅图片讲解宗法制的核心及影响、评价3、引入下面一幅图片,讲解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内容再由中央集权制引出古代政治制度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4、通过下列的一系列图示的演变展示,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演化与解决(具体演变由课件展示)5、再通过几段材料来讲解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演化与解决(主要是西汉和北宋)材料一: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 材料二:(晁错)说上曰: “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史记﹒吴王濞列传》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曰: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四:和历代开国之初“狡兔死,良狗烹”相比,宋太祖的举措高明在什么地方?“兔死狗烹”:《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意为: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兔子死了,猎狗也就被煮来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以后,把曾经出过大力的人杀掉。宋太祖在朝中大将势力尚未发展起来的时候,采取和平的方式剥夺了他们的兵权,避免了血腥和政治动荡,不失为高明之举。四.板书设计板书主要都是副板书,比较凌乱,而且随机性很强,故无法展示【作业布置】南开实验学校期末历史训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