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朕即国家”到“主权在民”[单元概述]中世纪的欧洲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王国,国王是最高的世俗统治者。但天主教会的势力遍布各地,教会不仅拥有精神权力,而且拥有世俗权力,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错综复杂的斗争中,王权不断得以加强,从而出现“新君主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比较明确的国家疆域。“新君主”大都发展成为专制君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是西欧专制君主的典型代表,与此相呼应,俄国出现沙皇专制,成为东欧专制统治的典型。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是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的神学角度肯定君主统治的合法性。阿奎那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近代一些先进思想家对“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自 17 世纪起,民主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斯宾诺莎的“民主政体最优论”、洛克的“天赋人权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卢梭的“人民主权论”等广为传播,影响着西方,以至整个世界。[网络结构] 用心 爱心 专心西罗马灭亡封建欧洲法路易十四专制俄沙皇专制君权神授阿奎那詹姆斯一世君权至上马基雅弗利霍布斯民主思想民主政体最优论天赋人权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论新君主国第 1 课:欧洲的君主专制[课程目标]了解中世纪的欧洲封封建制度和“新君主国”的概况,知道法国路易十四专制和俄国沙皇专制的情况。一、中世纪的封建制度1、 政治:权力分散(1)教会拥有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2)国王拥有最高的世俗权力,但王权受教皇的制约,受封建贵族领主的制约,受一些封建自治城市的制约,双方存在斗争(4)贵族在领地内权力较大,国王不得随便干预2、经济:土地所有权分散(1)主要有国王领地和贵族领地(2)封建庄园是主要的经营方式3、城市:(1)是中世纪的工商业中心(2)取得自治的城市内部管理不受国王和大封建领主的干预二、新君主国:15 世纪后的西班牙,英国,法国1、形成:通过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斗争王权加强而形成2、标志:常备军的产生3、措施:(1)路易十四的“朕即国家” ————(西欧)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① 削弱贵族权力,笼络和控制贵族② 控制和利用天主教会,宣扬“君权神授”③ 扩充常备军④ 建立常备警察部队⑤ 用国家管制的方式,促进制造业和外贸发展 (重商主义政策)(柯尔伯)(2)伊凡雷帝和彼得一世 ————(东欧)俄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伊凡四世:开始称“沙皇”① 设立并主持“缙绅会议”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