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 2024 年高考之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四的虚词用法|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有 18 个文言虚词需要掌握:[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7.表示因果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间或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 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 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才,方才。 ①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 三月而后成。 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不久,一会儿。 ①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 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 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2.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