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的组成》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的组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的组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的组成》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进一步掌握 5 以内数的组成及加减法的含义。 2.能分别列出算式,并迅速、准确地算出得数。 活动准备: 准备得分牌 6 块,幼儿每人一张练习纸。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在练习纸的空格内填数,复习 5 的组成。 2.请幼儿讨论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将练习纸左图分法讲出来;再观察右图的分法,比较分出来的两部分数有什么关系。 3.老师小结:一个数分成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数逐次增加 1,则另一个数逐次减少 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都等于原来的数。用这种方法对一个数进行分合,既快又不会遗漏。 4.老师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口头列算式。 5.游戏:抢答竞赛。 (1)老师出示 5 以内加减法式题卡片,让全体幼儿很快地说出得数。 (2)分组进行竞赛,哪一组抢得快又答得对,就给哪一组记 1分。 6.指导幼儿完成第 35 页练习。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的组成》2 设计意图 一些幼儿园里,大班的儿童还不能很好认识到数的组成和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而数的组成和分解不仅有利于锻炼幼儿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帮助幼儿从计数活动过渡到运算活动,还有利于幼儿巩固数的概念和学习加减运算,为小学数学学习打下基础。而且数量关系是进展智力的关键。缺少对数的组成和分解的能力将不利于幼儿以后数学的学习。为了促进这个问题的解决,笔者设计并实施记录了这个方案。 活动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幼儿通过对水果的分配以及花朵的合并,学习 4 的合成与分解,并通过学具自主学习 5 的分解和合成。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幼儿通过分配水果和操作学具,初步掌握操作和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幼儿通过对学具自主探究 5 的合成与分解,加深探究的兴趣。 重点难点 (一)重点: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 4 的合成和分解的基础上,幼儿自主探究 5 的组成和分解。 (二)难点:幼儿通过学具自主探究 5 的合成和分解。 活动准备 (一)教学用具:3 个人物和动物卡片,香蕉、苹果、橙子卡片各 4 个,花盆卡片 4 个,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