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义工管理训练手册之义工小组管理新知(单元五)2010-8-26 22:55:00 | 来源: 快乐点公益 | 点击: 36 次 单元〈五〉义工小组管理新知义务工作管理的目的就是机构能够有效率及有效能地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机构的目标和使命。从义务工作的范畴来说,参与的机构面对最大挑战是如何善用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宝贵的人力资源义工提供最具效益的服务以回应服务需求。义务工作管理包括两个层次: 机构管理层的考虑 前线管理人员的考虑从机构管理层的考虑(1) 参与推动义务工作的机构管理层须具备高瞻远足的眼光并深信义务工作能够为社会带来裨益,更能为机构带来生机变化,例如:提升机构的知名度;增强社会大众对参与机构的认受性;鼓励员工团队合作及提高生产力等等。机构管理层对义务工作的积极支持,亦转化为推动力及发挥着示范的作用。(2) 参与机构的管理层对义务工作的推行,应制订一套长远政策以配合服务的推行,而目标亦应随着服务需求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前线管理人员角度出发的考虑(1) 前线管理人员泛指在义工小组里担当着领导角色的人仕。这些管理人员包括义工领袖、资深义工、协调员及小组工作员等等。(2) 由于他们与义工经常保持第一线的接触,同时又参与机构的管理工作,故此,他们于管理层与义工中便扮演着桥梁的角色。因此前线管理人员的位置便显得非常重要,他们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义工小组的成效,服务受众的福祉,义工的工作满足感及机构对推广义务工作的理想能否得到落实等等。* 本篇的内容要从前线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而重点则放在实务性的义工小组管理工作。而日常性的义工小组管理工作可区分为小组的内部及外部事务。小组内部管理事务建立适当的义工小组组织架构(1) 好处- 工作分配更仔细- 促进沟通,传递讯息快而准- 容易管理(2) 常见的义工小组架构- 机构应任用合适的义工协调员(co-ordinator),这有助促进机构与义工小组的沟通,以提供支援及监察义工运作管理。- 应建立义工督导制度,鼓励杰出表现的义工,提升质素及检讨小组服务成效。- 义工小组之组织架构可设立小组主席、副主席、文书、财政、总务等职位,而各职位亦应有明确的职权及责任。- 订定义工小组会章、选举程序及任期等。- 提供有系统及适切的技能训练、提高义工服务的质素及装备他们应付未来服务发展之需要。- 设立渠道向义工表示感谢及嘉许。(3) 若机构的义工人数庞大,可将义工分为若干小组,并设立义工小组联会,鼓励协调合作...